泻出如溏鹜者,脏有寒也。 张洁古误以静而得之为中暑,盖静而得之之病,乃夏月违得凉气之感受,犹冬时非节之暖之冬温。
宗筋得润,而阳物立痿,佐二皮一敛一泻,火光即灭。值天阴雨不止,医云此可发汗,汗之病不愈者,何也。
外邪由浅而始深,内伤则不然。虚人本方去枳壳,加当归身三钱。
冬寒内伏,为四时之伏邪。大便不利者,法宜养血、清热、润燥,麻仁丸主治之;小便不利者,法宜养阴、清热,导赤散主之。
人生其间,元气不固,感而为病,是谓之瘴。问曰:年老之人多健忘,言语重复者,何故?
盖以左肝、右肺、心表、肾里、脾中者,是就五行立极之处言之也。蒋宝素曰:痎疟者,暑热内伏,风寒外乘,寒乱于卫,暑逆于营,邪正交争于少阳表里营卫之间,出表为热,入里为寒,先寒后热,作止有时,与伏邪相近之证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