况既加龙、蛎之固脱,亦不须芍药之酸收也。 吴人驹曰:呕咳手足厥头痛,皆由反无汗之故也。
王三阳曰:此证当照顾协热利,须审其利之色何如?仍用桂枝解肌之法,以升发太阳之邪,倍芍药者以调太阴之气,本方不增一药,斯为神耳!大实、大满宜从急下,然阳分之邪初陷太阴,未可峻攻,但于桂枝汤中少加大黄,七表三里,以分杀其邪,与大柴胡汤同其义也程应旄曰:误下太阳而成腹满时痛,太阴之证见矣。
阴虚则内热,若加烧针以助阳,则两热相合,而荣血不行唐不岩曰:其始也虽微流,烧针以逼之也:其既也留而不行,烧针以竭之也。腹中未热,益至三、四丸,然不及汤。
通身大汗出,热当去矣。盖脾与胃同处腹中,故腹满、腹痛两皆有之。
然表邪内陷,留滞于太阴,非藏寒病也。以白通与之,宜乎阳可救。
故其生死之机,须于阳明病,本自汗出,医更重发汗,病已差,尚微烦不了了者,此大便必□故也。痈脓者,厥阴主血,血热持久则壅瘀,壅瘀则腐化,故可必也。